近年來,上海國際教育領域中,日本方向高中課程異軍突起,成為許多家庭關注的焦點。與其他國際課程頻現降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日高課程不僅招生火熱,不少學校甚至提前滿額、擴班應對。面對眾多新老學校,如何選擇一所靠譜的日本國際高中,成為家長和學生最關心的問題。本文將全面梳理上海地區50余所日本方向國際高中,涵蓋新開校、老牌校及特色校,為計劃赴日留學的學生提供詳實參考。
一、新開日高課程學校:勢頭迅猛,資源豐富
近幾年,上海多所知名學校陸續開設日本高中課程班。這些學校雖然辦學時間不長,但多數依托原有教育資源和品牌背景,課程設計靈活,教學起點較高。
1. 名校背景加持型
金山世外
屬于世外教育集團,開設日高融合課程,采用“2.5+1”學制,聯合日本并木高中實施雙學籍雙文憑項目。
尚德實驗學校
提供多種日本升學路徑,包括美高+日語雙語聯申課程(SGU)、EJU日本留考課程,以及日本藝考課程,覆蓋文理、藝術類申請需求。
圣華紫竹學院
聯合日本行知學園與新領域理工塾共建EJU留考項目,注重學術與實踐結合,引入機器人、生物等科研實踐內容。
阿德科特
原以A-Level課程為主,新設日高課程,推出“2+1”或“1+2”學制,融入國際探究式教學與日籍教師口語文化課程。
2. 特色定位鮮明型
上外賢達賢德
聘請全資深EJU日籍教師,按學生日語水平動態分班,提供從零基礎至N1的系統語言培訓。
東領SDS
開設文理與藝術雙軌培養,實行“2.5+1”或“3+0”模式,推行小班制與模塊化教學。
松江區愛菊學校
設立EJU融合課程,系統對接日本留學考試、日語能力測試及大學校內考機制。
上海中僑·弘前義塾日本名校班
屬大學直屬項目,提供國內高考、藝術升學、國際留學三軌培養,具備J.TEST官方考點資格。
3. 潛力新秀型
耀華古北日本藝術預備課程
2025學年新開藝術設計日本方向課程,融合耀華“全人教育”理念與日語藝術教學。
天華中日國際高中
攜手JCL外國語學院,推出“2.5+1”EJU課程及“3+2+2”中日合作辦學模式,注冊雙學籍。
上海安生「桜嵐」書院
設置學術雙軌與文化浸潤體系,主攻日語N1、托福80+、EJU高分,文化體驗豐富。
西外高中日本課程班
合作JPUE項目,提供“中文考試+零中介+直錄日本大學”通道,合作高校達33所。
青浦協和龍櫻書院
2024年新設,聯合行知學園推出中日融合課程,支持EJU、SGU及合作大學直升。
二、老牌與資深日高學校:口碑優選,升學穩定
這些學校多年深耕日本國際教育,課程體系成熟,師資團隊經驗豐富,升學成果顯著,是很多家庭信賴的選擇。
1. 行業標桿型
上海甘泉外國語學校
屬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,開設零基礎日語、西語及法語項目,實施小班化教學與定制學習方案,學生可靈活選擇高考或留學。
上海東光明中日國際高中
隸屬上實劍橋教育集團,專注日本留學,實行“3+0.5”學制,與JCL外國語學院聯合辦學,設文理班與東大菁英班。
文來中學國際部
為七寶中學教育集團成員校,屬上海市首批國際課程試點校,提供“3+0”、“2+1.5”、“2+1”三種學制,學生可獲得上海高中學歷與國際課程文憑。
2. 特色鮮明型
朝陽義塾
擁有十余年辦學經驗,課程融合中國高中科目、日語、EJU及日本文化禮儀,合作多所日本語言學校與大學,升學渠道豐富。
IEC中日融合課程
依托上海應技大國際教育經驗,與行知學園合辦,提供EJU文理、藝術類課程及托福英語、藝術特色課,中外聯合定向培養。
寶華曜中日學園
背靠華二教育資源,與行知學園合辦,實行“2.5+0.5”學制,推行小班分層與文理分科教學。
三、其他日高學校:多元類型,適配不同需求
除上述學校外,還有一批專注特定升學路徑或面向不同學生群體的日高項目,擴展了家庭的選擇范圍。
專注升學通道型
上海雙威公學明學塾:主打日本大學直錄,合作多所日本私立大學,通過校內考核即可獲保底錄取。
JHS上海紡工大:依托上海紡織工業大學,側重實用日語教學,提供日本短期研修項目。
上海信男教育:屬日本信男教育集團合作項目,課程與日本高中同步,學生獲日方學籍,畢業后直申日本大學。
上海工程大多語種高中:以多語種+職業教育為特色,除大學升學外,提供日本職業教育選項。
綜合適配型
上海東鼎外國語學校:實行日語分層教學,按學生基礎匹配進度。
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:融合雙語教學與國際交流活動,拓寬學生視野。
上海常青藤學校:注重個性化培養,開設藝術、體育等特色選修。
上海博達學校:以高性價比為主打,提供免費升學指導服務。
昂立日本留學高中直通班:依托昂立日語培訓優勢,提供語言與升學一體化服務。
特色領域型
上海創藝高中:專注藝術類升學,融入大量美術、設計課程,對接日本藝術院校。
上海寶山世外部日高項目:依托世外品牌,強調跨文化溝通與學術能力并行。
免責聲明: 1.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,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,描述中涉及的“我”、“我們”、“我校”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。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;2.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,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,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;3.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我們:2787266480@qq.com。